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首 页 | 财经新闻 | 操盘必读 | 研究报告 | 每周证券 | 财会月刊 | 新智慧 | 财经法规 | 财经考试 | 软件下载 | 财经博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金融证券--> 证券新闻
 
 
18年退市制度改革有望获实质性进展 财务指标正完善
发布时间[2017/12/4]  

主持人沈明:时至年底,一些绩差的上市公司又将面临退市大考。今年前景不乐观的公司有几家?退市制度建设将从哪些方面入手?为避免退市,ST公司做出了哪些努力?本报今日进行梳理。

  交易所正研究完善财务类退市指标

  本报记者 左永刚 

  2018年,资本市场退市制度改革有望获得实质性进展。近期,来自证监会及交易所的表态显示,未来将坚定不移地推进退市制度改革,同时交易所将承担起退市的主体责任。

  近期,证监会高层先后表态将改革退市制度。证监会副主席李超在一次峰会上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坚定不移推进新时代资本市场改革开放”为主题发表演讲。他表示,下一步将推进退市制度改革,健全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近日,证监会主席助理张慎峰在新浪金麒麟(26.280, 0.28, 1.08%)论坛上表示,将持续改革股票发行、退市等制度,进一步健全优胜劣汰机制。

  另外,证监会新闻发言人11月10日表示,目前交易所正在研究完善退市财务类指标,优化退市制度,促进上市公司聚焦主业,充分发挥好资本市场的功能。

  这与此前上交所理事长吴清的公开表态一致。他指出,当前退市制度不完善是阻碍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要进一步完善现有退市制度,将针对僵尸企业进一步明确财务指标要求,并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增加经营收入、资产规模、员工人数等最低持续经营条件。吴清明确表达了两层意思,一是退市要坚定不移地推进,二是交易所要承担起退市的主体责任。他还表示,要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财务类退市指标,以及进一步优化退市相关配套措施。

  根据证监会制定的《关于改革完善并严格实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见》,我国退市制度分为主动退市和强制退市两大类,包括27种退市情形,其中强制退市情形20种。

  除了推进退市制度改革,以及强化交易所在退市制度改革方面的主体责任之外,业内人士普遍建议,未来推进退市制度改革,在进一步细化和完善相关指标的同时,要在强制退市情形下,强化对违法违规主体及相关责任人的经济处罚和责任赔偿。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广告征订| 网站导航 | 信息反馈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如侵犯您权益,来函即删,谢谢合作

中华财经网 版权所有
鄂ICP备 05001292
地址:武汉市西马路2号院内3号楼 邮编:430015 
电话: 027-85777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