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1月29日,已有5家“兜底增持”概念公司披露了股东减持计划。“一增一减”饱受市场争议。从目前情况看,“兜底增持”概念公司股价多低于“兜底”价,部分公司跌幅较大。
重要股东“抢跑”
东方金钰(10.400, -0.11, -1.05%)因一纸减持公告引发市场关注。11月24日,东方金钰公告称,控股股东云南兴龙实业有限公司拟通过集中竞价、大宗交易或协议转让等方式减持不超过1.08亿股,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8%。值得注意的是,今年6月6日,东方金钰董事长发出一封倡议书,鼓励公司员工在二级市场买入东方金钰,并承诺亏损兜底。
东方金钰6月15日披露的员工增持进展公告显示,32位员工合计耗资146万元,增持公司13.26万股,增持价格为10.75元/股-11.81元/股。按11月29日收盘价10.4元/股计算,参与本次“兜底增持”的32位员工账面浮亏为3.25%-11.94%。
在倡议书发出三个月后,9月29日,东方金钰的控股股东便以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了2699万股,套现2.81亿元,并在11月24日公告计划继续减持。这“一增一减”引发市场关注。东方金钰为此收到了上交所发布的《监管工作函》,要求公司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据不完全统计,安居宝(6.200, -0.06, -0.96%)、乐金健康(5.470, -0.03, -0.55%)、骅威文化(8.690, -0.13, -1.47%)、雪人股份(8.220, -0.04, -0.48%)等公司的董事长(或控股股东)发出“兜底增持”倡议后,重要股东披露了减持计划。
以乐金健康为例,6月12日,公司董事长发出员工增持倡议,6月13日宣布增持完毕,8位员工耗资40.38万元增持5.88万股。7月31日,乐金健康披露减持公告,持股5%以上的股东、董事韩道虎及副总经理、财务总监汪燕、董事会秘书梁俊计划进行减持。10月31日披露的减持进展显示,韩道虎、汪燕、梁俊9月19日、9月20日合计集中竞价减持169万股,减持价格为6.29元-6.35元/股。该减持价格低于6月12日6.56元/股的收盘价以及6.86元/股的员工增持均价。
值得注意的是,东方金钰在董事长倡议增持前披露了定增预案;而在发行方案未获批后,控股股东进行了减持。在11月28日公司发布的公告中,东方金钰控股股东则表示,减持后将视情况给予上市公司资金支持。
市场趋于冷淡
“兜底增持”概念股短期受资金追捧后,多数逐渐被市场冷落。
截至11月29日收盘,在26只“兜底增持”概念股中,新莱应材(14.430, 0.00, 0.00%)、\*ST德力(9.650, -0.51, -5.02%)、罗牛山(7.640, 0.20, 2.69%)等6家公司的股价高于“兜底”价,20家公司低于“兜底”价,部分公司跌幅较大。
以古鳌科技(27.220, 0.29, 1.08%)为例,11月20日午间,公司董事长倡议员工进行增持,当日股价大涨7%。11月29日收盘,古鳌科技股价较11月20日的收盘价回撤10.58%。
6月5日午间,安居宝董事长倡议员工增持,午盘涨停;到6月8日,股价累计上涨38.87%。截至11月29日收盘,安居宝股价较6月9日收盘价回撤36.59%。期间的8月24日,安居宝公告称,控股股东和4位董监高计划减持2539.44万股股份。
同时,部分公司的员工对“兜底增持”难言热情。从参与人数看,18只股票的增持人数低于50人,长城动漫(8.250, 0.01, 0.12%)仅1位员工参与;而雪人股份、奋达科技(11.190, -0.05,-0.44%)、凯美特气(6.640, -0.03, -0.45%)、方直科技(13.240, -0.18, -1.34%)均未披露员工增持情况。从增持金额看,16只股票的投入金额低于500万元;长城动漫更为“寒碜”,仅1万元;国际医学(4.840, -0.02, -0.41%)的员工投入较大,达2779万元;沃尔核材(6.230, -0.01,-0.16%)以1114万元居次席。
分析人士表示,“兜底增持”概念短期上涨,更多是市场情绪带动。如果没有业绩支撑,长期难以为继。投资者应聚焦公司的基本面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