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首 页 | 财经新闻 | 操盘必读 | 研究报告 | 每周证券 | 财会月刊 | 新智慧 | 财经法规 | 财经考试 | 软件下载 | 财经博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财经新闻--> 产经新闻
 
 
票据贷市场持续升温有无风险?
发布时间[2014/7/24]  
在各路宝宝收益率持续降温之后,收益率坚挺在6%~8%左右的票据贷赢得当下大量投资者的亲睐,持续升温。从金银猫首创银企众盈票据贷到阿里招财宝出世再到半路杀出的一系列跟风票据理财产品,无疑票据贷市场硝烟漫起,那么票据贷是否真的如他们宣传的那样,高收益零风险呢?

  有人都说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赚到的,跟风吃螃蟹的人多的是被夹到的,此话不无道理,要知道在国内任何一种产品只要有了热度,那么必然模仿者层出不穷,自然容易良莠不齐。票据贷市场现今面临的恐怕就是这样的风险。

  票据贷方面风头最旺的两家,票据贷始祖金银猫凭借其票据贷原创背景及资深的行业资源,深受业界信赖。“中小企业贷”虽然收益率相对较低,但是有阿里作靠山,也颇受投资者亲睐。

  因此,想要从这两座大山下面挖墙角,自然得使用一些非常手段。阿里中小企业贷的年化收益率一直稳定在5%~6%,而金银猫网站产品的年化收益率基本在7%~8%。抢夺市场最捷径的方式,无疑就是一个“利”字,于是我们看到市场上突然层出不少票据类新产品打着超高收益的旗帜……小编不禁淡淡一笑,市场开始乱了……

  多数票据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在6.3%左右,业界人士透露,对于一般的票据类产品5%~8%的收益率是正常的,少数产品甚至打出8%以上甚至10%的超高收益。而从投资期限来看,他们大多集中在60—160天,认购起点一般在千元左右,最低的认购起点仅为1元。如此高的收益低门槛的理财新产品显然触动了不少投资者的神经。但是业界人士提醒,在市场资金、规模双宽松形势下,上半年票据市场转贴现利率平均在5%左右上下,能达到7%或8%的已是难得,若太高,则必有所图,难道这平台是标叔开的?须知羊毛出在羊身上,当面对这种超乎逻辑的“好处”时,投资者务必擦亮眼睛。

  事实上,票据贷理财与目前的P2P平台类似,也是一端链接投资理财资金募集,另外一端是企业借钱的一种借贷类产品。但与乱象丛生的P2P平台不一样,票据贷其背后质押担保的是银行承兑汇票,产品到期后平台直接把承兑汇票折现,也就是银行来还钱。

  有理财人士表示,目前的理财市场,上有P2P,但安全堪忧;下有货币基金,但收益有限。而票据贷刚好满足了安全、收益两者均衡的社会需求。但理财分析师也指出,高收益背后的风险不可忽视,投资人进行此类理财前,需擦亮眼看清票据真假和平台可靠性。

  不少人士认为,尽管有银行承兑汇票作为抵押,但并不表示完全没风险。虚假票据、克隆票、延迟支付均为这种投资方式带来了不可控因素。“目前而言,基于票据融资市场衍生出的票据理财产品属于新产品,模式机制尚未成熟,加之信息不透明,尚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和风控体系,其中或许隐藏着诸多风险。”

  除了上述风险,对于票据的真伪识别能力也是专家们共同指出的风险隐患。“市面上的假票很多,识别假票一定需要银行的专业人士才能鉴别。”上述业内人士介绍,“近年来票据造假的花样和手法日益翻新,票据造假的水平也更趋专业化,一些中小银行还曾在假票识别上栽过跟头。”

  此外,有理财分析师认为,票据融资市场的规模有限,一些平台信息不透明、其规范性有待加强。“其实高收益是理财平台在推广初期博眼球的一种方式,并不具备长期可持续的潜力。作为投资者,不能光看产品的收益率,而更应该了解产品本身所蕴含的风险,如果要投资,建议选择有经验的大平台老平台,对于一些跟风才新成立的一些收益率超高背景难知的小平台一定要三思而行。还是那句话,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广告征订| 网站导航 | 信息反馈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如侵犯您权益,来函即删,谢谢合作

中华财经网 版权所有
鄂ICP备 05001292
地址:武汉市西马路2号院内3号楼 邮编:430015 
电话: 027-85777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