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1年以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不断加剧,自此引发的我国将开放二胎政策的消息不绝于耳,但大多“只闻其声”。近日,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落幕,是否开放二胎再次成为众多媒体关注的焦点,同时,国家卫计委也正式表示:“国家已经组织调研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和分布关系,提出了完善政策的思路和方案”。
针对此次国家对“二胎政策”的正式回应,有分析人士表示,“二胎政策的开放随之而来的就是对于婴幼儿用品,特别是奶粉需求量的增加”。未来不断上涨的消费需求恰逢行业内的“重拳整顿”,这必将带动我国奶粉行业的新发展,同时也是对我国奶粉质量的新挑战。
作为奶粉质量的“第一道保证”,奶源及奶源地的品质被越来越多的人群所关注。在我国现阶段的奶源建设中,规模化牧场成为首选。
我国现有的规模化牧场大多位于北方地区,坐拥地势开阔,人均占地面积普遍较大的地理优势,牧场建设所选场地甚至可以远离居住人群及人为污染,以确保生态环境的纯净。同时,在北方地区现有的牧场中,部分牧场选择毗邻大片农田建设,成为大面积的种植饲料,保证自身饲料稳定供应的天然场地,在满足规模化饲养的同时,实现“饲料种植——奶牛喂养——粪便再利用”的生态循环,以保证牧场生态环境不被污染破坏。
此外,我国北方地区气候干燥凉爽,即使在夏季,温度也在乳牛舒适温度体感的范围之内,非常适合乳牛的饲养和生产。同时,北方地区冬季相对寒冷的气温亦可阻碍微生物的滋生,有助于饲料产品和原料奶质量的控制、有关疾病的控制及预防。
以坐落在我国东北部边陲的原生态牧业为例,其地处松嫩平原,拥有充裕的畜牧及可耕地,人均农地数量远高于全国平均数,“地广人稀”的地理优势使原生态牧业旗下的几个牧场共饲养乳牛过万头,每日的原奶产量也相当可观,且仍旧具备扩张规模的潜力。
二胎政策为国内奶粉、奶源发展打开新空间,但同时也对国内奶粉、奶源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婴幼儿获取营养的唯一途径,奶粉的品质安全不可忽视,而奶源作为“关键第一步”有着“地基”般的承重作用,所以保证奶源品质的安全、优质无疑成为乳业拓展“新空间”的首要目标,同时也需继续加强对规模化牧场输出高品质奶源的严格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