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国资委22日通报中国铁建(行情 股吧 买卖点)2012年业务招待费检查情况,再次将中央企业推上舆论浪尖。
据21世纪经济的报道,“经查,中国铁建业务招待费支出总体上是符合规定的,但也确实存在发票开具不规范、报销程序不严格、会计科目使用不当等一些问题,同时,查处了少数人的违纪违法问题。”10月21日,国资委纪委书记强卫东,就中国铁建8.37亿元业务招待费一事进行通报。
一石激起千层浪。在中国铁建57人被通报批评、8人被党纪政纪处分、1人被移送司法机关背后,央企上市公司圈如今对天价招待费话题几已噤若寒蝉。“说白了业务招待费就是一个吃喝玩乐的会计科目,基于体制原因,可以说每家(央企)都或多或少存在问题,谁又能禁得起严查?”一家央企上市公司人士私下透露。
中国铁建并不孤独,以2012年年报披露口径为例,除其之外,尚有中国交建(行情 股吧 买卖点)、中国水电(行情 股吧 买卖点)、葛洲坝(行情 股吧 买卖点)、中国北车(行情 股吧 买卖点)、中国重工(行情 股吧 买卖点)、中煤能源(行情 股吧 买卖点)、中国化学(行情 股吧 买卖点)7家央企国资委上市公司业务招待费超过1亿元。而若回溯至2011年,除上述已上榜企业外,尚有中国建筑(行情 股吧 买卖点)、中国软件(行情 股吧 买卖点)两家业务招待费超1亿元,而中国建筑业务招待费更高达7.23亿元。
央企招待费用:调节性强不透明
从会计行业人士处了解到,业务招待费用是企业在经营管理等活动中,用于接待应酬而支付的各种费用。
由于代表“吃喝玩乐”的花费,业务招待费用的灵活属性也意味着该科目的可调节性较强。“一些业务上发生的开支消费,既可以计入管理费用中的业务招待费一项,又可以计入销售费用下属科目,因为每家公司会计部门的判断标准是不一样的,所以计提的标准也不同。”一家上市公司会计部门人士表示。
“媒体都在关注业务招待费,但我觉得统计口径很关键,每家央企它的会计做账方式是不一样的,甚至同行业公司对一笔费用的计入都不太一样,所以不能一概而论,即使同行业公司也不一定具有可比性。”一家央企上市公司人士表示。
而强调节性也导致一些央企上市公司业务招待费同比偏离明显,以中航精机(行情 股吧 买卖点)为例,其2011年业务招待费仅为106.97万元,及至2012年就迅速飙涨至3368.01万元,同比暴涨30.49倍!与此同时,中航精机的营业收入增长则相对平稳得多,2012年仅同比增长5.69%、净利润同比增长21.16%。
此外,由于上市公司财务披露准则对业务招待费这一明细科目披露无明确要求,亦导致央企业务招待费长期处于不完全透明状态。例如,中国建筑2011年业务招待费高达7.23亿元,但及至2012年、2013年上半年就不再披露相关科目情况。
尽管国资委纪委书记强卫东在通报中指出,中国铁建上半年在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6.1%的情况下,业务招待费总额同比下降20%多。但陷入风口浪尖的中国铁建早已对该科目颇为避讳,在中期财务报表中,并未披露详细情况。
18央企招待费超31亿
事实上,相比中国铁建天价招待费,同行业的中国中铁(行情 股吧 买卖点)、中铁二局(行情 股吧 买卖点)就并未披露同期业务招待费情况。与此类似的是,中国北车2011年至2013年上半年业务招待费支出明显,分别为1.41亿元、1.66亿元和0.63亿元,但同期中国南车(行情 股吧 买卖点)对该事项则没有披露。
由于调控和不透明属性,央企业务招待费并不能随意同向比对,统计国资委、央企控股的301家上市公司情况发现,有18家公司连续两年位列业务招待费用前20名榜单。其中葛洲坝、中国北车、中国重工、天地科技(行情 股吧 买卖点)、中材国际(行情 股吧 买卖点)、中国船舶(行情 股吧 买卖点)、航天信息(行情 股吧 买卖点)和中金黄金(行情 股吧 买卖点)8家公司更连续三年上榜。
18家连续上榜的上市公司中,业务招待费呈逐年增长态势且快于应收增长速度。18家公司2012年合计总额为31.10亿元,较2011年同期的29.52亿元增长5.35%,而同期合计营业收入增长则为4.91%。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统计中发现,类似中国铁建类的“业务招待费”大户并未连续三年上榜,并非期间该科目金额得以骤降,而是于次年中报不披露科目信息,诸如此类的有中国铁建、中国交建、中国水电、中煤能源和中国化学5家公司。
此外,前述18家连续上榜央企中,土木工程类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类上市公司数量分别为4家和3家,两者总和约占40%。
对此前述会计师事务所人士并不意外,“可以说两种公司都是乙方身份,为了中标、获得订单肯定会跟客户有招待往来,而央企上市公司的客户比重中,最大的无疑是政府部门,伴随招标工程展开,业务招待费也会较高。”
而上述7家公司中,仅4家透露了今年上半年业务招待费情况。其中土木工程类的葛洲坝上半年业务招待费为7311.60万元,而交运设备(行情 专区)制造类的中国北车、中国重工和中航飞机(行情 股吧 买卖点)则分别为6272.20万元、4440.96万元以及2416.36万元。
此外,一些土木施工类央企因为体量庞大,旗下子公司、孙公司及相应持股公司众多,各级公司招待费用叠加到一起亦致使总费用惊人。中国铁建今年5月8日回应中就指出,其8.38亿元业务招待费“是从分布于全国各地以及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1000多个核算单位逐级汇总上来的,每个核算单位平均约7.6万元”。
中铁建业务招待费共14万余笔
中国铁建2012年8.37亿元招待费事件检查结果公布,共通报批评57人,党纪政纪处分8人,移送司法机关1人,并对有关领导进行了诫勉谈话。
据新京报的报道,强卫东说,招待费事件引起了中央纪委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王岐山同志作出重要指示,要求认真核查,对存在问题要严肃处理,并由我和中国铁建的纪委书记齐晓飞在核查报告上签字背书报结果。”
从今年5月起,中国铁建在全系统抽调1170多名业务人员,历时3个多月,对全部36家二级公司及其所属开支最大的1家三级公司,共4250个核算单位2012年度及2013年上半年业务招待费进行检查。检查覆盖了单笔金额1000元以上的所有支出,共涉及业务招待费14.22万笔,发票15万多张。
查阅中铁建2013半年报发现,中铁建上半年的业务招待费用已下降逾20%。
今年5月,中铁建曾对应称,8.37亿业务招待费确实偏高,这一问题前几年已引起公司高度警惕,未来将进一步控制业务招待费。力争2013年业务招待费比上年下降10%以上。即力争不超过7.533亿。中国铁建新闻处相关负责人说,今年实现全年业务招待费用下降10%的承诺没有问题,目前进展良好。
近年曝光的天价招待费央企
以下是新华网统计的近年来媒体曝光天价招待费的几个典型事件。
2013年5月,中国人寿(行情 股吧 买卖点)披露的2012年年报显示,该上市央企全年业务招待费为14.18亿元,居上市国企之首。因中国人寿不曾公开回应,巨额招待费具体使用情况、是否合法合规至今仍不得而知。
2013年3月,中国铁建披露的2012年年报显示,该上市央企全年业务招待费为8.37亿元。面对舆论质疑,中国铁建有关负责人表示,公司业务招待费低于相关规定,但绝对数额确实偏高。此番回应难平公众质疑。10月22日,国务院国资委通报了对中国铁建的处理和问责情况,称招待费支出总体上是符合规定的,但确实存在发票开具不规范、报销程序不严格、会计科目使用不当等一些问题,并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处理和问责、对有关领导进行了诫勉谈话。
2011年4月,网络曝出发票照片,直指中国石化(行情 股吧 买卖点)广东石油(行情 专区)分公司用公款购买150多万元高档酒。紧接着,广东分公司称购买高档酒情况属实,但购酒与总经理鲁广余无关,酒品主要用于“非油品业务”。随后,中国石化组织调查“天价酒”事件并于当月底公布处理结果:鲁广余因存在私下违规购买高档酒等违纪问题被免去总经理职务,降职使用;对已消费的13.11万元红酒费用,由其个人承担。
2011年初,网络曝光广东烟草汕尾市公司总经理、汕尾市烟草专卖局长陈文铸是“史上最牛烟草局长”,涉嫌倒卖名烟、双重身份、任人唯亲等多项问题。在他治下,单位业务招待费一个月高达200多万元,就连单位食堂一天的业务招待费也达到惊人的13万元。2011年10月陈文铸被有关部门“双开”,其问题被定性为“严重违纪”。